在家電開發商當中,SONY的產品一向是前衛尖端的代表,SONY總是以制定市場規格的創新領導者自居,開發其他品牌項望其背的影音領導技術。

不過過程中難免有成有敗,況且改良容易創新難,以致於付出極大代價推出的產品,最後可能只獲得少數人的青睞而難以普及。所以SONY在家電業界中雖非獲利最高的廠商,但是這種求新求變的孤高劍客的風骨、執著和勇氣依然值得敬佩和讚許。

本篇要記錄的便是在SONY的產品開發史中,一樁大膽的高級產品計畫「QUALIA Project:感質計劃」。

我對這項產品計畫其實是後知後覺,某日到好友Toby家拜訪時,看見他特意從日本收集得來的QUALIA產品型錄,才驚覺這系列的不凡。因為雖說是型錄,卻非一般產品介紹的薄薄數頁,而是以寫真集或圖鑑方式,製作成厚厚一大本,放眼看去,世上也只有SONY才有這般雄圖霸氣吧。

當時SONY認為一般產品系列太大眾化,不足以讓高消費力的頂級玩家用來向別人炫耀,憑著多年來建立的口碑,SONY認為就算產品售價再高一定有人捧場,就像BENZ中的勞倫斯系列一樣。

所以自2001年2月起,SONY開始進行QUALIA Project,由各個子公司陸續規劃提出各種QUALIA的產品提案,再交由SONY高層所組成的QUALIA委員會進行評估,評估的標準不僅從產品功能和規格,更包括此產品能否創造出「情感與價值」。

QUALIA這個名詞來自拉丁文「qualia」,意即quality品質。但在拉丁文中,「qualia」還有因獨特品質而產生的感官認知與心靈感動的涵義。簡單說就是因為好品質而產生好感覺,所以也稱為「感質」。


這句話充分揭示了QUALIA的意義,意思是:無法轉換爲數值(的價值)


2003年6月,SONY「QUALIA」品牌產品,以貴族姿態正式推出,所有QUALIA產品只用三位數的序號來命名,這些超高調與超尖端的產品,不管在視聽或數位領域,都運用當時最新的頂級工業技術,而且每項產品都有非凡的手工部分,來打造其高貴華麗的外型。

QUALIA以金字塔頂級消費者為銷售目標,故只接受訂單生產,而且顧客得先付訂金才生產,並只在日本和美國正式上市,因此產量低的驚人,價格更是貴得離譜,不但一般人無法接受,更切實的說法應該是無法想像。


舉例來說,2004 年6月推出的QUALIA 017,是由全金屬製成的高級MD單放隨身聽:Q017-MD1,售價兩千美元。


原因是機身完全由金屬黃銅製成,還鍍上一層貴金屬:鈀,鈀一般都是用在名貴的手錶或鋼筆上,如果買家願意,還可以付費鍍金、鍍銀。


而且因為手工打造,製作工藝複雜。


所以一個月只能生產15台,物以稀為貴,價格當然不菲。

SONY雖然將QUALIA自許為家電中的超級跑車等級,但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,這個專為讓有錢人收藏的品牌產品,不管是產銷或是獲益都無法與超級跑車看齊,最後QUALIA計畫在2005年9月的「中期企業策略」改革計劃中,連同機械人「QRIO」、機器狗「AIBO」三項計劃一併凍結,下台一鞠躬。

QUALIA一共推出了十七款產品,以下是部份商品簡介。

QUALIA 001 視頻信號處理器(影像倍頻器),2005年1月發表,產品型號Q001-CB01。裝載SONY獨家視頻信號處理技術「DRC-MFv2」,當時最高對應1080i的解析度。



QUALIA 004 世界第一台HD SXRD投影機(SXRD:Silicon X-tal Reflective Display),2003年6月發表,產品型號Q004-R1。


採用高亮度的燈泡。


酷炫到不行的前衛科幻造型投影機遙控器!!!


QUALIA 005 世界首度採用LED為背光的LCD電視,2004年8月發表,產品型號KDX46Q005。採用反應速度為10ms的Samsung高品質液晶面板,有46和40吋兩種款式,46吋售價為1,102,500日幣,40吋為84萬日幣。這是QUALIA產品中唯一不需要預定的產品。


搭載了矽谷LUMILEDS公司製造的LED背光模組,該公司稱為LUXEON,SONY則稱為TRILUMINOS,與CRT時代的「特麗霓虹」招牌有異曲同工之妙。每個模組有5個LED,以綠、紅、藍、紅、綠的順序排列,46吋使用了450個LED模組,40吋則為325個。


雖然採用LED背光雖然讓色彩表現達到液晶電視前所未有的水準,但當時LED耗電量不小,使得46吋達550W,40吋為470W,已經與同尺寸電漿電視的耗電量差不多(一般液晶電視耗電量大約為其一半左右),也因此產生的熱能多,所以與電漿電視一樣要以風扇散熱。


除了高質感外型,連遙控器的設計都十分講究,如同手機的上下層設計,能妥善區隔常用的按鍵與繁複的功能操作鍵。


QUALIA 006 70吋的Full HD背投電視,裝載SONY獨家反射型液晶面板SXRD,2004年9月發表,產品型號KDX46Q006。



QUALIA 007 SACD音響,2003年6月發表,產品型號Q007-SCD。


特徵是Disc就像漂浮在空中一樣,


揚聲器使用6組超高音喇叭,忠實再現SACD寬廣的高音域。


QUALIA 010 頭戴式耳機,2004年4月發表,產品型號Q010-MDR1,MDR-R10頭戴耳機的後繼機型。


鋁合金框架設計,耳套採用柔軟舒適的天然羊皮,重量只有200g,保證長時間配帶的舒適,而且測量買家的頭部尺寸定製而成,售價高達260000日幣。


它具有5Hz~120kHz之間的超寬頻響範圍,一般人的聽力範圍只在20Hz-20kHz之間,但也有專家認為,人擁有更廣闊的頻率範圍,雖然聽不到,卻可以感覺得到,至於是何種感受要親身試驗才得知。


SONY MDR-SA5000為QUALIA 010的平價版,定價只有1.5折左右,但同樣採用奈米composite HD,強度為360kJ/m3釹磁鐵,直徑50mm的喇叭單元。5Hz-110kHz的超廣響應頻率,可充分再生SACD等極緻錄音的豐富細節。



QUALIA 015 採用特麗霓虹顯像管最大尺寸的36吋CRT電視,2003年6月發表,產品型號Q015-KX36,是SONY顯像管技術的集大成者。


QUALIA 016 直至目前全世界最小的可交換鏡頭數位相機,2003年6月發表,產品型號Q016-WE1。它比SONY當時最小的U系列數位相機還小,機身尺寸僅為大小為 69.1 x 24.0 x 16.8mm,機身由鋁合金打造而成,含電池的重量也只有50g。


使用2MP的1/2.7" CCD,最大紀錄成像1600x1200 Pixels,定焦設計,相當於35mm相機的41mm焦長,最大光圈達F2.8,機背有0.55吋的LCD螢幕。搭配超薄型的鋰電,約可以拍攝 350張相片,持續運作時間則大約為50分鐘。


用一個高質感的皮箱來放置豐富的附加套件,如1.4倍的增距鏡、0.7倍的廣角鏡、充電器、外置閃光燈、遙控器等一應俱全。因為LCD太小,也附加了LCD放大器。


整組搭配像極了特務間諜的專屬配備。

可是QUALIA 016的官方價格高達 380,000日幣,US$3,900,折合港幣約$25,000,這個價錢可以購買當時六百萬像素的高階DSLR,甚至三至四部入門級DSLR。

除了超小型與精緻質感,就性能而言和同時期其他數位相機相比沒有優勢,因而不被市場與消費者接受,有不少人認為它是QUALIA系列失敗的象徵。


QUALIA 017 月產量僅15台,史上最昂貴的手工製高級MD單放音隨身聽,2004 年6月發表,產品型號Q017-MD1。


原型是為了紀念MD發售十周年,於2002年11月發售的世界最小鎂合金MD:MZ-E10,QUALIA 017採用了全金屬外殼,連線控也用金屬製作,所以重量達244克,比原型機MZ-E10重了接近五倍。


Q017-MD1也可以付費鍍金、鍍銀,附帶MDR- EX070耳機。


MDR-EXQ1 單獨銷售化的QUALIA 017附帶耳機,2004年6月發表,產品型號MDR-EXQ1。定價21000日幣。
dav912 / Xuite日誌 / 回應(4) / 引用(0)
沒有上一則|日誌首頁|沒有下一則
回應